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11.7°C-15.3°C
澳元 : 人民币=4.82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明朝“有节”探花郎曾朝节:整个朝廷都敬重他

2017-03-28 来源: 清风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曾朝节,字直卿,号植斋,临武县曾家岭村人(现舜峰镇),生于公元1534年,卒于1604年。明朝万历五年丁丑科高中进士第一甲第三名(俗称“探花”),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太子侍讲,礼部尚书,著有书籍《臆言》《经书正旨》《紫园草》《南岳纪略》《易测》等。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于任所去世,两宫震悼,万历皇帝亲自下旨诏谴大学士李廷机,右谕德肖云举谕祭葬,命使臣护丧回湘安葬,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恪。

明朝“有节”探花郎曾朝节:整个朝廷都敬重他 - 1

为了纪念曾探花,临武县特地在县城旁边建立一座探花公园,以激励莘莘学子,让百姓知晓家乡过往的辉煌。

▊▊聪慧好学、探花及第

曾朝节自幼聪慧,卓尔不凡,与弟朝符、朝简同随父亲居住在衡州(今衡阳)吏舍读书,兄弟三人早晚诵读,努力学习圣贤书籍,极为用功,名声传到了府衙,知府蔡大人慕名而来,观其文章,极为赞赏,对曾父说:“君三子皆人才,必将高门大户,应多加培植。”曾父后来为他们请来名师教导,而朝节也不负众望,殿试中一举摘得探花,名震天下。湖南各州县无不称颂他。

明朝“有节”探花郎曾朝节:整个朝廷都敬重他 - 2

▊▊严于律己、持身廉正

曾朝节出身寒微,致位通显,而持身廉正,居处俭朴。探花及第后,朝节恐亲族骄傲失礼,特地在京城写信给曾氏族人。《京邸寄族人书》中写道:“非善念,决不可萌之于心;非善言,决不可形之于口;非善事,决不可蹈之于身。”

曾朝节独居在衡阳时,每次回老家临武扫墓,因通往墓地的路非常狭窄,无法通过马车,只能走路前行。族人为了照顾他,准备专门为他将路加宽,朝节以“有伤农田”,坚执不允。

明朝“有节”探花郎曾朝节:整个朝廷都敬重他 - 3

▊▊光明磊落、清正廉洁

曾朝节做官是从翰林编修迁任侍读,再迁任国子祭忌酒,再到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从任侍郎开始兼任最敏感复杂、容易陷入权力倾轧的经筵日讲官。他持论公正,从无过激之词,每次都因事进谏,措词委婉,循循善诱。遇事则多方启迪,力求达于正道。光宗待他以宾客之礼。

当时朝臣们多树私党、结宗派,而曾朝节独立无所依傍。他曾三次主持地方乡试。万历二十六年,又任会试主考官,所拔名士数十人,而且全无私交。张居正死后,很多朝中大臣乘机攻击楚人,却无一言触及曾朝节。

曾朝节始终恪守对国家和朝政的缜密忠勤,远离朝臣的明争暗斗,从不参与朋党之争,也不拉帮结派,二十多年来持守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风范,散发担当家国社稷的正气和能量,令大明王朝那些为势力权力而倾轧挣扎的权臣们黯然失色,为整个朝廷所有王公大臣们所敬重,实属罕见。

▊▊尊知重教、乐育人材

《京邸寄族人书》:“家即贫,为父兄者,亦宜训子孙以诗书,教之以礼让。成必为俊,为彦。不然,亦不失为名家子。不宜使之逐末而弃耕读,嗜利而习技智,以自伤其福。”朝节告诫族人,家贫也要教子孙以诗书,使之成为贤才俊彦,莫为弃耕读而自伤福报。

秉承先辈重学教之遗风,曾朝节有感于湖南天远地偏,贫寒学士赴京明经应试十分不易,在北京筹建湖南会馆,亲自题名为“瑞春堂”,以尽接济、学习、交流之用,广受湖南学士赞誉。在家乡置义田,以周济族中贫困之人。(临武县纪委)

责任编辑:清风杂志社新媒体中心主任 吴俊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