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KUS协议再起波澜!美国忧心澳洲不参与对华行动(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据路透社独家报道,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达成的奥库斯(AUKUS)协议下,澳大利亚采购美国核动力潜艇的计划因多重因素面临变数。
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加征对华关税;另一方面,华盛顿对澳方在涉华军事问题上的立场日益不安,担心潜艇转让反而削弱对中国的威慑力。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Richard Marles)曾表示,美国必须提升潜艇产能,才能保障澳方自2032年起采购三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计划。
此外,澳方还需在2025年前向美方支付20亿美元,用于协助美国提升造船能力。马尔斯称,特朗普政府已要求澳方提供更多资金。
澳洲核动力潜艇参战态度暧昧 美国感到不安
但美国对澳方就台湾问题的模糊态度也表示担忧。专家认为,澳方不愿明确潜艇可用于对华行动,将现役潜艇转交澳方恐削弱美军在印太的战略部署。
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防务专家、澳国防军顾问布莱恩·克拉克(Bryan Clark)表示:“要实现威慑,和平时期就要明确战争时的应对方式。但澳方迄今尚未释放出相关信号。”
据他介绍,在一场未公开的联合兵棋推演中,面对中国封锁台湾的情景,澳军未派出核动力潜艇打击中方目标,而是聚焦于本土北部地区的防御,主用空军、无人机与导弹应对。相比在南中国海部署核潜艇,澳方更倾向于使用空中与水面力量应对潜在威胁,将潜艇部署在靠近澳大利亚、敌方舰船可能经过的海域。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和海军造舰听证会上提出的观点,在澳未明确承诺协防台湾的情况下,出售“弗吉尼亚级”潜艇而不补充新潜舰,将会带来风险。而美海军已将2027年定为对华战争准备完成的关键节点。
中国外交部对此暂无回应。
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国防政策主任彼得·迪恩(Peter Dean)认为,美澳若爆发地区冲突,双方潜艇应部署在不同区域。他指出,如果发生台海冲突,美军将主力部署于东海与南海,而澳方未必会直接参战。其首要任务是保卫本土,并作为美军前沿基地。
克拉克还指出,澳方面临核潜艇人力与预算双重瓶颈,交付计划恐将延后。他建议,美英潜艇采用双班轮换制部署于珀斯,并由澳方运营维修设施,同时加强发展无人系统,有助于维持威慑并推动本土核潜艇项目。
澳大利亚潜艇局(Australian Submarine Agency)回应称,核潜艇是“拒止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将承担情报、监视、反潜及打击任务。
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美方仍致力于分阶段落实向澳转让核动力潜艇的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U.S.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也称,美英澳正密切合作推进奥库斯进程。
不过,尽管主要政党普遍支持该协议,奥库斯计划仍面临国内政治挑战。外界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澳方未获豁免的失望情绪,加剧了对该协议的质疑。
澳洲大选在即 新政府也带来不确定性
澳大利亚将于5月3日举行全国大选。若选举出现悬峙议会,部分对特朗普持怀疑态度、主张重审潜艇协议的无党派议员将可能掌握更多话语权。
迪恩指出,澳大利亚必须购买“弗吉尼亚”级潜艇,否则在2040年前依赖由美国指挥的舰队,将意味着“把国家防务外包到一个不可接受的程度”。
前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2021年促成奥库斯协议。他在一场采访中表示,中国所构成的威胁,以及澳大利亚在南海与印度洋部署核动力潜艇所带来的威慑力,是推动该协议达成的关键原因。
“中国是威胁——这是显而易见的——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加以威慑的对象,”莫里森表示。
“我们一直清楚,一旦有更多美英潜艇在澳大利亚及周边部署、常驻该地区,就能更早形成威慑。”
2023年,工党政府正式将“弗吉尼亚”级采购纳入奥库斯。
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于2022年上任,相较前任,对中国的公开批评更为谨慎。尽管如此,澳大利亚空军和海军仍持续在南海开展“航行自由”巡逻。
自由党领袖彼得·达顿(Peter Dutton)借此批评阿尔巴尼斯立场软弱,并将此作为选战攻防重点。达顿曾在莫里森政府任国防部长。
澳大利亚驻美前大使阿瑟·西诺迪诺斯(Arthur Sinodonis)表示:“中国曾极力阻止奥库斯的推进,正因其具有明确的战略威慑作用。”
“不论潜艇挂在美方名下,还是澳方名下,其威慑作用都真实存在。”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