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8.9°C-14.8°C
澳元 : 人民币=4.8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当大学生拍段子月入70万的时候,那句“读书的时候还是应该好好学习”显得无比苍白!(组图)

17天前 来源: 栩先生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1

这段时间,有两个关于网红的新闻很出圈。

一个是之前我写过的郭有才,大火后被各种质疑,然后一下就低调了,有人调侃说“郭有才的花期比菏泽的牡丹花期还要短”。

另一个是网红“王妈”,之前靠着拍各种短剧和段子出圈,全网粉丝几千万,而她短剧里的人设,永远是“打工人”怒怼各路领导,专为打工人鸣不平,因此获得无数职场打工人的共鸣。

结果被人发现,这个天天在短剧里为职场社畜“出头”的王妈,他们自己的公司对员工压榨更狠,然后就翻车了。

很多人首先没想明白,郭有才和王妈这样的人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在被资本和平台选中之前,他们其实在无意中就已经满足了大众的一个最广泛需求。

这个需求,就是情感需求

说白了,现代社会大家都过得很累,过得不快乐,需要一个情绪宣泄口。

生活已经很压抑了,看看王妈的职场逆袭,怼领导、怼公司,觉得简直就是自己的“嘴替”,太爽了。

再看看郭有才,出生寒微,咬牙坚持,收获爱情,不离不弃下,终于一夜逆袭,再听听他略带沧桑声音唱的歌,觉得太有共鸣了。

想想这辈子自己过的不容易,恨不得哭一场。

这其实就是大家之前看影视剧,最喜欢的两种剧情。

一种是屌丝逆袭,什么武侠剧、传奇剧、穿越剧,都得是这个套路,让人看了觉得有希望;

一种是命运坎坷,之前的琼瑶剧、大陆苦情戏、年代剧,也都是这个套路,要让人产生共鸣,在对比中觉得,过得惨的“不止我一个”;

郭有才和王妈爆火的上半场,就是这个剧情套路。

只不过,影视剧里大家都知道是演的,看的时候跟着一起开心难过,看完后,谁也不会真较劲。

看看演员在现实生活里是不是也这样。

但网红的存在,模糊了现实与演绎的边界。

他们可能也有团队,可能也是编的,可能也是打造的人设,但大家都觉得,他们现实里就得这样。

说的直接一点,入戏了。

等到有一天发现滤镜破了或者人设倒了,或者发现你本来以为的屌丝,转身就可以挣几百万上千万的时候。

心态就崩了。

我觉得,这才是王妈和郭有才引起争议的根本原因。

2

除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这些网红挣钱太多,太快了,快到让人难以理解。

王妈之前拍过一个段子:“00后大二学妹拍段子月入70万”。

你以为这真的只是个段子吗?

很抱歉,真实的收入可能比这还夸张,不信你看看小杨哥的发家史。

当大二学生妹靠着几乎0成本拍段子,就能月入70万的时候。

我告诉大家,“读大学”这几个字显得无比可笑了。

这是月入70万,不是年入70万。多少清北学子研究生毕业,才能拿到年薪70万啊。

当一个普通大学女生拍段子,一年挣顶尖学子12年收入的时候。

你告诉我,这12年的奋斗时光,究竟要怎么才能正确去衡量?

王妈翻车的新闻下面,提到她读大学时月入70万的时候,下面有一条评论很惹人注目:

读书的时候还是应该好好学习。

说真的,在当网红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

这几个字实在太苍白了。

是,你可以站在精神高地,继续坚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但又有几个人能在如此巨大的对比面前坚守呢?

毕竟,现代社会,没钱几乎是一切不幸的根源。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我不是药神》

请记住:越是美好的理想,也越容易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投降。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郭有才曾直播过的菏泽南站附近,有家长向记者哭诉,说自己的孩子现在一点也不想读书,就想当网红。

北京多所小学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

8成的小学生,梦想是当网红。

当大学生拍段子月入70万的时候,那句“读书的时候还是应该好好学习”显得无比苍白!(组图) - 1

他们说:“变红就有人支持我呀,我想干啥干啥。” 

当大学生拍段子月入70万的时候,那句“读书的时候还是应该好好学习”显得无比苍白!(组图) - 2

还有人模仿网红炫富,自称妈妈用九万块给她买了个包,还骂全中国都是穷逼。

当大学生拍段子月入70万的时候,那句“读书的时候还是应该好好学习”显得无比苍白!(组图) - 3

当一个国家最顶尖学府的毕业生,收入完全比不了大学没毕业的网红时;

当小孩子都不再追求学习,而是想着当网红的时候,你能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吗?

在巨大利益诱惑,强大的资本面前,考量人性是一件多么无力的事。

3

真的。

说多了,我自己也烦,搞得好像我是跟这些网红过不去一样。

其实不是,我只是觉得,透过这些网红畸高的收入,能够看到整个社会财富转移的缩影。

很多人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这些网红能有如此高的收入。

为什么带带货就能年入几亿、几十亿,超过上市公司?

我看知乎的时候,看到有个网友提出过一个一针见血的观点,那就是:

网红直播带货挣的钱,是中国这几年基建转移的钱。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个人的劳动生产,不仅和她的劳动时间挂钩,还和生产资料挂钩。

也就是说:产品的价值=劳动时间的价值+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

如果把网红的“带货”看做是一种劳动,把“销量”看做劳动产品,那么,什么是“生产资料”呢?

答案是,基础设施。

“迟英”的观点非常独特,也很马哲,下面我就不再转述,直接引用下(版权归@知乎 迟英所有,特此说明):

当大学生拍段子月入70万的时候,那句“读书的时候还是应该好好学习”显得无比苍白!(组图) - 4

4

说明下,上面这个观点我是认可的,所以才会和大家分享。

事实上,你从这个角度去看,会发现不仅是像薇娅这样的大网红,事实上,现在很多富豪们身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国民财富的一种转移。

不要真的以为这就是他们的本事,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财富的转移,让一部分人快速积累起了资本。

而资本的增值属性,又会进一步放大这种贫富差距。

去年,中金曾公布了一个数据:全国社会财富总量为790万亿元人民币,最富裕人群占总人口的0.3%,总资产却占到了社会财富的67.44%;占总人口7%的中产,总资产占比为25.58%;而其他占总人口超过92%的人,总资产却只占了全社会的6.98%

这都已经不是“二八定律”了,根据招行的年报,是2%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

还记得《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这本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书吗?这本书以无可辩驳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个现实而又残酷的结论:

资本回报率永远高于劳动回报率。

说白了,只要你有钱,你就会更有钱;

而你如果只是“打工人”,你挣得越多,意味着那些有钱人挣得更多。

你不努力,你没有钱,你和有钱人的差距天然大;

你努力了,挣了十块钱,而有钱人靠着资本回报率(还不算这里面可能的各种腐败),可能已经挣了200块。

你们之间的差距更大了。

这就是资本的巨大威力,而这些网红也好,包括之前的薇娅也罢,也只是恰逢其会,被资本选为了代言人而已

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其实是资本;

他们的逆天收入,也是来自于资本的回报。

而这样分蛋糕合理吗?

为什么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很多人却越来越感觉到焦虑、内卷和不快乐?

而这种焦虑和不快乐,又让他们更加喜欢追捧王妈、郭有才这样的网红。

但王妈也好,郭有才也罢,他们火了,收入暴涨,不会改变,只会加重这样的差距。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了都。

5

点到为止吧。

我前面说了,网红的种种乱象,其实只是一个缩影。

缩影的背后,是更值得人关注和警惕的其他社会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能力有限,水平不高,也就只能说这么多了,恳请各位读者谅解吧。

但我相信,能看懂的人一定能懂。

不想看懂的人,也不需要懂。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想,王妈、郭有才这样的人为什么这两年会爆火?

大概是因为大家太累了。

那为什么大家又会累呢?

我总不自觉想起来,我看毛主席传记的时候,看到的一段话。

毛主席年少的时候,曾经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看了半年书,并在这个图书馆里,第一次见到了世界地图。

他长久地驻足在那幅世界地图前,看得入神,对他而言,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这个世界居然这么大,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国家。

他看着世界地图,却想到了另外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世界既大,人就一定特别多,这样多的人怎样过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从韶山冲的情形来看,那里的人大都过着痛苦的生活,不是挨饿,就是挨冻。

有无钱治病看着病死的;有交不起租谷钱粮被关进监狱活活折磨死的;还有家庭里、乡邻间,为了大大小小的纠纷、吵嘴、打架,闹得鸡犬不宁,甚至弄得投塘、吊颈的;至于没有书读,做一世睁眼瞎子的就更多了。

在韶山冲里,我就没有看见几个生活过得快活的人。

韶山冲的情形是这样,全湘潭县、全湖南省、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

我真怀疑,人生在世间,难道注定要过痛苦的生活吗?

决不!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不应该永远存在的,是应该彻底推翻、彻底改造的!

总有一天,世界会起变化,一切痛苦的人,都会变成快活的人,幸福的人!……

我因此想到,我们青年的责任真是重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长。

毛主席当年看世界地图想到这段话的时候是1912年,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不快活的人呢?

再看看毛主席说的那句话:"青年的责任真是重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长。"

大家看到就不感到汗颜吗?

我又想起一个路边采访的视频。

去路边采访一位老人,问他喜欢哪个明星,老人直言不讳地说:我谁都不喜欢,这些都不能强国。

当大学生拍段子月入70万的时候,那句“读书的时候还是应该好好学习”显得无比苍白!(组图) - 5

是的,再多的网红都不可能让国家富强,让大家更加幸福。

是时候,让整个社会的认知和导向走向更加健康的轨道了;

是时候,让那些明星网红们不正常的收入回归常态了;

是时候,让更多的孩子和学生知道,到底应该追随什么样的偶像了。

不要让流量毁掉未来。

不要让青春辜负未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关键词: 网红郭有才教育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葡萄小糖糖
葡萄小糖糖 17天前 回复
对于懂的人来说,不需要说太多,不懂的人说了也不懂,该懂得人懂也装不懂,不该懂得人懂了也没用。 最终变成了“如说”。
fro_yo_
fro_yo_ 17天前 回复
不知道该说啥….
YosukeTomoyuki
YosukeTomoyuki 17天前 回复
要正确理性看待网红,不应盲目追风
猪兔子
猪兔子 17天前 回复
但是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什么关系?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