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6日 14.9°C-18.3°C
澳元 : 人民币=4.78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加贺”号入列:刺刀直指中国!

2017-03-28 来源: 环球军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冷战结束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进攻属性越来越强。而近日,这种属性又达到一个高峰:“中国啊,这就是日本的实力!”全长248米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水面战舰“加贺”号22日在横滨造船厂交接并正式服役,日本《产经新闻》打出这样的口号,以示目标就是中国。

据《朝日新闻》23日称,该舰与2015年服役的“出云”号属同一型号,标准排水量为1.95万吨,是拥有5处直升机起落点的“直升机航母”。日本政府内部也有看法称,“展示这一能力可对周边各国构成威慑。”


“加贺”号入列:刺刀直指中国! - 1

“加贺”号(右)和“出云”号(左)停靠在横滨码头


“加贺”号到底是一艘什么样的军舰,让日本政府和媒体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这得从其舰型说起。“加贺”号是日本海上自卫队22DDH直升机驱逐舰(日本的叫法,实际上该舰更类似于直升机航母)的二号舰,舷号184。该舰标准排水量1.95万吨,满载排水量2.7万吨,长248米,宽38米,吃水7米,可携带14架SH-60K“海鹰”反潜直升机,并可同时起降5架,另外飞机甲板升降机增至4部,更方便地为舰载机机群提供弹药。该舰还装备有3部“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和2部“拉姆”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经改造后,它还具备搭载F-35B型战机的能力。目前“加贺”号主要以搭载直升机为主,所以可称其为“准航母”。

据军事评论员陈友龙介绍,“加贺”号在设计时,专门考虑了搭载美国第四代战机F-35B的能力,这主要是铺设了可耐高温的专用甲板。


“加贺”号入列:刺刀直指中国! - 2

美国第四代战机F-35B


F-35B是美军专为两栖攻击舰开发的垂直起降第四代隐身战机,由于使用可倾转发动机,因此必须面对起降甲板可承受高温喷流的问题。而日本海上自卫队前几年服役的16DDH“日向”级当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因此如果要搭载F-35B,就要进行技术改装。据说3年前服役的DDH-183“出云”号也没有安装这种甲板,但现在新服役的DDH-184“加贺”号据说就考虑了这一问题,因此很可能后者具有搭载F-35B的能力。

著名军事评论员刘美武曾经撰文指出,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一支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结构失衡、能力不全且缺乏独立作战能力的海上武装力量。反潜及反水雷能力突出,防空能力一般,反水面舰艇能力低下,两栖突击和对岸攻击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其性质而言,实际上是一支辅助作战的武装力量。


“加贺”号入列:刺刀直指中国! - 3

日本海上自卫队


然而,如果“加贺”号果真能够搭载F-35B,海上自卫队的防空能力、制海能力以及对岸突击能力将能得到显著增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进攻能力也将大大提高,因此,该舰的入列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趋势。联想起“出云”号将巡航南海,更让人感觉刺刀再度绑上太阳旗——日本可能要在南海,甚至是更广阔的海域实施不间断的军事存在。

然而,日本这次好像打错了算盘,其本身的重大缺陷限制了其野心:缺乏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使得自卫队与中美俄等洲际型大国军队相比在战法和军事理念上落后了一个时代;武装力量的辅助型属性使自卫队的高级军官独立指挥能力欠缺,军事素质也有待加强——以至于前几年还闹出自卫队高官口出狂言,说要一周内歼灭中国海军的笑话;核攻击潜艇和舰队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缺乏使自卫队水下战和远程打击能力不足;而轰炸机和弹道导弹的一片空白使其无法具备有效的对岸投射火力。

此外,力量对比似乎也越来越对其不利。日本现在面对的那个中国早非民国那样的贫弱对手,按照现实主义理论的观点,权力来自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就经济而言,2016年日本GDP总量折合4.41万亿美元,虽仍位居世界第三,但仅相当于中国的38.76%;就军事而言,日本也日渐处于下风:上述日本不具备的能力中国都有,而且除了轰炸机外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许等“加贺”号搭载F-35B的时候,中国的隐形战略轰炸机也问世了。届时以中国海空军的反舰能力,将“加贺”号送入海底也许并不比当年打赢赤瓜礁海战难多少。想靠区区一两艘军舰改变两国间军事力量对比的战略格局,日本政府和媒体大概需要学习一下军事常识。

无论如何,“加贺”舰的服役对地区安全来说是个坏消息,此次日本政府和媒体就此事件的表态标志着日本这个二战的战败国在对外关系上有使用武力进行威胁的倾向。这是对战后秩序的严重冲击。作为二战的战胜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必须遏制这种危险的冲击。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的大国责任,更是中国这个东亚地缘政治板块主体国家的历史担当。


作者马尧,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

                     国际关系专业博士,著名时事及军事评论员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