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20.9°C-24.4°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7天前 来源: 新浪娱乐 - 皮哥orange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今年的端午档,完结了,共有7部新片先后‬上映。

这其中,有从好莱坞引进的大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美国内战》,也有来自西班牙的高分电影《机器人之梦》。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

不过,排片较高且有竞争实力的,也就喜剧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警匪片《扫黑·决不放弃》、文艺片《走走停停》和港产警匪片《谈判专家》,这4部电影。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

这其中,由五百执导的“扫黑除恶”电影《扫黑·决不放弃》(下面简称《扫黑》)因其“土到掉渣”的片名,引起皮哥的兴趣。

本着打发时间的目的走进电影院,没成想观影过程,却别有一番风味!

《扫黑》这部电影到底质量如何,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

01、同样是“警匪扫黑片”,《三叉戟》和《扫黑》的差别,一目了然

近几年,我们内地以“扫黑除恶”为题材,创作的影视作品不少,但直接拿“扫黑”俩字做片名的作品却不多。

其中在豆瓣上分数最高的,就是2021年的28集电视剧《扫黑风暴》,巧的是这部剧也是由五百导演执导的。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

五百导演不是那台湾唱歌的伍佰。

他本名郭书博,是生于吉林长春的80后。

(以下,咱们还是称之为郭导)

郭导,2012年出道,既拍网剧也拍电影。

他的作品虽说整体评分不高,但贵在认真。

2016年的12集漫改真人武侠剧《画江湖之不良人》,就受到动漫迷们的肯定。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4

不过,郭导最擅长的,还是刑侦犯罪题材。

比如,他改编雷米小说的刑侦剧《心理罪》、上面提到的警匪剧《扫黑风暴》、翻拍韩国电影《老手》的动作片《“大”人物》,都是观众认可的口碑佳作。

这一点和拍《三叉戟》的高群书,倒有些相像。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5

但,郭导是80后,高群书是60后,两人的年龄差着一辈,创作思路和对电影的理解也很不一样。

皮哥前不久介绍过《三叉戟》,同为“扫黑”题材电影,在这里咱不妨把两部电影,来做个对比。

电影《三叉戟》开头就直奔主题。

“老炮儿”崔铁军、徐国柱和潘江海是警界成名已久的“三叉戟”。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6

他们临近退休时,意外被卷入一宗300亿巨额洗钱大案。

而面对的是以黄有发为首的,盘踞在青安市20多年的黑恶势力。

109分钟的“压缩”片长,要塞进30多个出场人物,使影片内容塞得满满当当,从片头字幕打出之后,就开足马力走剧情,丝毫不给观众一点喘息的时间。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7

因此才给人一种情节跑火车,人物像走马灯一样过,一个能留下印象的人物都没有。

《扫黑》的观感,却不一样。

它的开头就花费大量笔墨,交代了一起发生在十年前的矿难。

奎州市的鑫源煤矿,曾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正在矿井中作业的15名矿工全部遇难,当天负责检测的安全员刘小满(杨皓宇饰演)被判12年徒刑。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8

这起矿难,实际上是一起人为的事故,矿工李海因嗜赌欠下赌债无力偿还,才被黑恶势力收买,破坏了矿井中的瓦斯报警器。

事故发生后,李海潜逃失踪,却让老实人刘小满背锅,坐了十年冤狱,家中老娘无人照顾,女儿刘满月(张艺凡饰演)也沦为夜总会失足少女。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9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0

刘小满出狱后,看到家中境况愤恨不已,于是怀着满腹苦水写了举报信,想为自己洗刷冤屈。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1

谁知那几封举报信,却辗转落入黑老大太平集团董事长黎太平(石兆琪饰演)之手。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2

黎太平派出手下,对刘小满打击报复,最终导致刘小满心灰意冷下跳河自杀。

有人说,杨皓宇这两年专演“苦命人”。

他在《第二十条》中就演了见义勇为,却被判入狱的公交车司机张贵生,在影片中途就被车撞死。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3

在《扫黑》中,他饰演的刘小满也是“不得善终”。

他就像我们千万劳苦大众一般老实本分做人,却因黑恶势力的迫害,而最终走向绝路。

郭导在采访中就说了,他刻意安排并着墨塑造这样一个普通老百姓角色,就是为了“揭露黑恶势力,对普通家庭所带来的灾难性危害”。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4

刘小满在出狱后努力想要修复父女关系,找回失去的幸福,但现实却再次给予他沉重的打击。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5

刘小满的死,是引发李南北(肖央饰演)决定彻查鑫源煤矿事故,铲除黑恶势力的诱因,也是整部电影故事的开端。

如此大费周章,塑造一个配角人物,来交代故事起因。

这种剑走偏锋的操作,在同类电影中绝无仅有,却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将观众的情绪带进电影中。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6

刘小满就像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人生中最好的十年在监狱中度过,出狱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要面对妻离子散和中年危机。

他所面对的困境,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7

02、压垮李南北的“最后一根稻草”

《扫黑》的“类型”一栏写着: 喜剧/犯罪。

喜剧+犯罪,这在内地的“扫黑”题材电影中,也是非常另类的。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8

网友们对上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一些警匪电影记忆犹新,觉得过目难忘,很大原因就是当时多数电影,都拍成了轻喜剧。

还记得,最好的警匪片是哪部吗?

成龙的《警察故事》、周润发的《老虎出更》、刘青云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

这些电影都有扎实的原创故事、扣人心弦的情节、火爆的动作场面。

但每段情节,每句对白,单独拎出来都很有意思,都诙谐幽默、引人发笑。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19

我们内地的商业片,是在2000年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却从一开始就没能学到这港片的“精髓”。

即使偶尔在电影中,出现一些较为轻松的搞笑情节,那些班科出身的,一板一眼表演的演员们,也没能很好地处理,使电影的基调不能始终保持在那种轻喜剧的氛围中。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0

本片却令皮哥眼前一亮。

因为片中的主角刑警队长李南北,的确是当作一个喜剧人物来塑造。

而肖央的表演,也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拿捏得恰到好处。

与以往那些伟光正的英雄人物,或者《三叉戟》中那三位警界大佬不同,李南北就是个胸无大志、得过且过的小人物。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1

他虽然把“升职加薪”挂上嘴上,却非常“佛系”。

出任务时,会给自己领导买点小礼物,也会为女儿选择学校找关系。

工作上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领导要他进“扫黑”专案组,他却当作烫手山芋,能躲就躲,就怕得罪人,即使因此被领导训斥也毫不在乎。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2

在李南北的眼里,“扫黑就是一阵风,你见过哪阵风把大街刮干净了?”

所以“平安是福”,能混一天算一天。

这种消极的思想,哪有“扫黑英雄”的样子?

就连身边的徒弟俞青(范丞丞饰演)都看他不顺眼。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3

但这种形象却很真实,谁不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呢?

李南北并不是毫无斗志。

在他心里有一杆秤,他觉得当警察的,只要做到安分守纪,维护社会秩序就好。

而刘小满的自杀,就是压垮他那道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使老实本分的普通百姓也活不下去了,身为警察就应该站出来,为这样的老实人讨回公道。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4

李南北日常是个平易近人的人,身为警察却没有半点架子。

他喜欢自作聪明,在旅游区买东西还会被宰;去找证人了解情况会带上半个西瓜做礼物;打篮球砸到人会仓皇逃跑,在他的身上最不缺的就是搞笑基因。

但,李南北也有善良和不屈的一面,在他的心里公理和正义,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5

为了彻查矿难事故大案,他会把别人挤破头也要去巴结的社会名流黎太平的微信拉黑;

为了肃清奎州市的黑恶势力,他连跟自己做了三十年兄弟的副局长段毅(余皑磊饰演)也不放过。

与《三叉戟》中那种符号化的警界狠人不一样,李南北的形象显得更为真实,也更加接地气。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6

正是这个自带喜感的人物,为电影定下了一个轻喜剧的基调。

就像《警察故事》中的陈家驹,使电影在讲述正邪交战的过程中,气氛不至于太过压抑,给观众带来舒适感。

李诚儒作为内地影视圈中的大佬,参加综艺节目时经常“口无遮拦”,似乎只有他最懂电影。

而当皮哥看到他在本片中饰演的警察局长于洪波时,才真的相信他的确对电影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体会,挑剧本的眼光也非常精准。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7

片中的于局长既是李南北的上司,也是他的长辈和坚强后盾。

正是于局长在背后的支持,才让李南北能够深入调查下去,最终将盘踞奎州市的太平集团及其保护伞市长王佟晖(焦刚饰演)和副局长段毅连根拔起。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8

李诚儒的表演:

一是要摆出“警察局长”的架子,配合肖央的表演;

二是要表现出作为长辈的严厉和关心,眼神中既要严肃,又要适当透出占慈爱的光。

这方寸之间的把握,要非常精准,而李诚儒凭借多年的表演经验,竟把角色塑造的相当立体。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29

另一个给皮哥留下印象的,是石兆琪饰演的黑老大黎太平。

他并没有像一般警匪片中那样把这个反派大Boss塑造成脸谱化的大恶人,而是在表演上尽量收敛,让黎太平由始至终都觉得大方得体,举手投足间都是有修养的“成功人士”的样子。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0

其实一部好的电影就应该尽可能立体地塑造每个人物。

《扫黑》中出场的人物也不比《三叉戟》中少,但郭导只单独拎几个重要角色出来认真塑造,其他人物都起点缀的作用。

03、2个大反派,太抓眼球,男二号要火向全国了

动作戏,在犯罪片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但郭导对电影中的动作戏编排,却是尽量做到“精准投放”,点到即止。

开头,李南北带队在云南边境抓捕在逃犯一段,就拍得紧张刺激,可与港产动作片相媲美。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1

由于意外抓获了潜逃多年的黑社会头目曹小军(耿乐饰演),李南北等人在回程时遭遇两名职业杀手的袭击。

这两名杀手各开一辆推土机,把李南北等人开的两辆车砸成废铁,整段戏飞沙走石,十分惊险,推土机砸汽车的点子也相当有创意。

片中,有两段重要的打斗戏。

一是李南北和俞青在抓捕李海时与一伙流氓正面冲突,在一个小工厂里有段打斗,以俞青负伤和李海等人被捕结束;

二是李南北追捕黎太平时,在小船上与一帮黑社会搏斗。

这两段打斗戏,都在中途转场,接着电影就直接交代结局。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2

也许是出于控制片长考虑,郭导没有“将动作戏进行到底”,或者是为了过审,需要控制动作戏的尺度。

总之这样有意略去打斗戏,使电影显得更加简洁明快,不会让观众觉得冗长乏味,对整体节奏的控制也是有帮助的。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3

至于主线故事“扫黑”过程的呈现,电影也尽力做到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充满了反转和变数。

黎太平对付各级官员,都有不同的招式。

他用地下赌博,使住建局局长欠下巨额赌债,再逼迫他出来自首,为自己挡住第一波攻击。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4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5

王佟晖市长是个好色之徒。

黎太平又投其所好,用“美色”腐蚀王佟晖,使其慢慢堕落,变成自己的保护伞。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6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7

这些权术和伎俩,现实中的确都是黑老大们惯用的手段,在电影中表现出来,也能够让观众信服,编剧在创作剧本时明显是下了功夫。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8

余皑磊饰演的警察局副局长段毅,是片中的男二号,既与黎太平勾结,又和李南北是生死之交。

在家中他是“家族荣耀”,在警界他是秉公执法的好警察,背地里他又是黑恶势力的最后一层“保护膜”。

这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前期隐藏很深,直到最后才凶相毕露。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39

当面对专案组的步步紧逼时,段毅和黎太平决定“弃卒保车”,把王佟晖供出来,保住太平集团和自身利益,这一手好棋促使“扫黑”行动陷入停摆。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40

黑社会的无恶不作和不择手段,“保护伞”的隐蔽和狡诈。

“扫黑除恶”行动的艰巨与复杂性,在电影中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一部“扫黑”电影能够做到这些,已经是相当的完美。

04.“扫黑片”最后的绝唱

由于这些年“扫黑”题材电影多而且杂,有消息称今后“扫黑”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有可能将被叫停。

假如传言是真的,那《扫黑》就将是“扫黑”题材电影的收官之作。

以这样一部作品来为“扫黑”题材画上句号,皮哥觉得也是够格的。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41

皮哥对这部电影还是比较满意的,观影的过程也非常愉悦,塑造尺度上也几乎达到B级片。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42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43

无奈就目前来看,票房就是不温不火。

乱起片名是导致《扫黑》的票房上不去的最大原因,而宣发做得不甚给力,以及除了肖央之外,没有能撑起票房的大牌影星,也是限制票房涨势的因素。

尺度已达到“B级片”了,观众:导演关系多硬,才能让这片上映 - 44

有媒体预测《扫黑》的最终票房将会落在2亿左右,这个成绩对于《扫黑》来说,其实也亏大了。

皮哥还是希望它能够卖得好一点,毕竟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好电影,而好电影需要我们珍惜。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发布于:江苏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