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4.4°C-17.1°C
澳元 : 人民币=4.7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心理学:永远不要和亲戚走太近,原因很简单

2022-07-04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宗族和家族这种文化,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个人情社会,无论是亲戚之间还是朋友之间,大家都很注重礼尚往来,以及逢年过节的串门和走动。

在过去那个年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还很慢,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免不了要获得家族的帮助,所以以血缘关系无疑是传承宗族文化的纽带,同时也关系到了子孙后代的命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宗族文化正一步步走向灭亡,如果说此前的年代正盛行着集体主义,那么如今的社会则纷纷觉醒起了个人主义。

心理学:永远不要和亲戚走太近,原因很简单 - 1

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如今的生活压力很大,每个人都被时代裹挟着不断前进,对于很多人而言,眼前的竞争已经让人心力交瘁了,他们又如何能兼顾得了亲情和人情呢?

更何况有的时候远亲不如近邻,与亲戚走得太近反而会让人不舒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永远不要和亲戚走得太近,原因很简单。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其实很简单,这需要从人性的视角出发,首先,人的本性中一直都含有着嫉妒的成分,很多人骨子里都会嫉妒他人,并且喜欢和周围的人攀比。

心理学:永远不要和亲戚走太近,原因很简单 - 2

这种心理不光适用于有竞争关系的同事之间,同时还适用于亲戚之间,绝大多数血缘关系淡漠的亲戚真的不如好朋友亲密。

攀比和嫉妒心理是人的天性,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带有着一定的嫉妒心理,只不过有的人多,有的人少罢了,这种嫉妒心理如果要深究的话,其实它和原始时期的生存率紧密相连。

大自然的资率都是有限的,你能够获得多少资源,你以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就能得到多大的改变,如果别人手里的资源比你的多,你就会本能的讨厌这一事实,还会因此产生焦虑感。

心理学:永远不要和亲戚走太近,原因很简单 - 3

焦虑心理诞生之后,个体为了缓解负面情绪对个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自然而然的催生出了自我防御机制,也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发泄这一情绪。

当人出现负面情绪,他就很容易歪曲事实,从而形成不合理的认知,甚至会把这种情绪投射到别人的身上。

血缘关系听上去是个很温暖的词汇,但它的作用只会在直系亲属身上得到体现,与自己关系一般的亲戚其实和陌生人没什么两样,他们压根不想看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

但恰恰由于他们和我们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点关系,所以相比于真正的陌生人,他们更容易出现嫉妒和攀比心理,在这种若有若无的血缘关系加持下,大家也更容易和周围的亲戚进行横向比较。

心理学:永远不要和亲戚走太近,原因很简单 - 4

尤其是逢年过节走动串门的时候,开场白通常都是问工作,问经济情况,问对象,问买房,问车等等,就像查户口一样。

如果别人发现你每一样都做的如此完美,那么你一定会得罪他们。

很多人的自尊心都是建立在别人的不足之上的,如果你做的很优秀,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同时也会暗暗的与你保持距离,甚至是对你冷漠无情。

永远不要妄想着和这类人打好交道,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心对待你,即便你付出了很多,他们也不会领情,反而会觉得你是在炫耀或是施舍。

除了父母以外没有几个人真的希望你过得好,更何况是那些关系本来就很普通的亲戚。

心理学:永远不要和亲戚走太近,原因很简单 - 5

在大部分情况下,亲戚不光帮不了你,还会给你带来麻烦。如果你在各个领域都表现的很优秀,那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会向你伸出讨要之手。

他们会站在亲戚的层面肆无忌惮的朝你讨要好处,如果你拒绝了,他们就要进行道德绑架,连同一大家子人对你进行道德层面的训斥。

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不光会带上无数的问候,他们甚至会比你的父母还要更关心你未来的人生规划,对人总是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去传授自己那套早已过时的理念,又或者压根不在意你过得如何,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不断的打听你罢了。

心理学:永远不要和亲戚走太近,原因很简单 - 6

绝大多数亲戚只会在自己有求于人的时候才会主动亲近你,比如借钱,一旦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态度就会180度大转变。

总而言之千万不要和亲戚走得太近,因为这么做只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