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1.9°C-15.8°C
澳元 : 人民币=4.7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2022-06-05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神舟十四号

瞄准明天 10 时 44 分发射

陈冬、刘洋、蔡旭哲

3 位航天员即将出征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

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即将展开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1

这条" 飞向太空 "的征途

起点就在我国的西北大漠——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又被称为 " 东风航天城 "

60 多年来

一代代 " 东风人 " 薪火相传

孕育出 " 两弹一星 " 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如今,青年一代 " 东风人 "

正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

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

近期

央视军事联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电视台

推出特别策划《飞向太空》

探寻这条通向宇宙的道路上

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密码

与风沙为伍寂寞为伴

他们守护 " 航天大动脉 "

在通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

有全军唯一一条军管铁路

铁路长 270 公里

曾是中心与外界沟通的唯一生命线

因此也被誉为 " 通向宇宙的天梯 "、

" 航天大动脉 "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2

铁路横穿巴丹吉林沙漠

途经河流、桥梁

弯道多、半径小、坡度大

在全国铁路线上也十分少见

常被水害、沙害、碱害、冻害、风害困扰

修建、养护这条铁路的难度极大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3

1999 年

一次特运专列进场前 3 天突降暴雨

洪水冲毁铁路线 2 公里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4

为了抢修铁路

官兵们昼夜不停

连饭也顾不上吃

时任铁路管理处处长的赵宪科

不得不下达死命令:

"不吃!我处分你们"

最终铁路在专列到达前 4 小时

官兵们抢修完成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5

再回忆起那一幕

赵宪科眼含泪水

" 火车驶过后

战士们累倒在旁边睡着了

我说,谁也别打扰

让他们好好睡上一觉 "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6

1999 年 8 月 18 日

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从这里驶过

当特运专列行驶至 67 公里处时

铁轨却被风沙埋没

专列只好在一边清沙中一边前进

一个多小时后才闯过沙害区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7

11 月 20 日

神舟一号顺利升空

通 " 天 " 路上的卫士们

与风沙为伍,与寂寞为伴

他们很少看到火箭腾飞时的壮美

也很少听到烈焰震撼大地时的轰鸣

但在各项运输保障任务中

却书写着忠诚与坚守

为保神舟二号顺利发射

282 名退伍老兵集体请愿

2001 年元旦前夕

一年一度的老兵复员工作即将结束

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测试站的 282 名退伍老兵

却没有启程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8

原来,神舟二号任务在即

为使任务成功

曾执行过神舟一号任务

拥有参试经验的

发射测试站全体退伍老兵

集体请愿留队执行任务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9

推迟退伍

意味着可能失去最好的工作机会

但在老兵们心中

神舟二号任务是国家工程

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

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10

在留队的最后日子里

他们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

进行着各项训练和准备工作

2001 年 1 月 10 日

在发射场全体科技人员

和老兵们的护送下

神舟二号

从大漠腾空而起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11

任务圆满成功

老兵们带着执行任务的骄傲和自豪

回到了亲朋好友身边

这距离他们原本返乡的日子

晚了 70 多天

完成 " 神一 " 到 " 神十 " 测控任务

他却无法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 神舟 " 发射中

在距离发射场 10 公里的 92 号测控区

负责跟踪测量任务的

待发段、上升段、运行段及返回段全过程

是载人航天测控的第一棒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12

测控区这台叫做 USB 设备正常与否

决定了飞船能否准时升空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13

李乃忠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USB 组原组长

参加了 USB 设备从安装调试

到建成投入使用的全过程

工作近 20 年

他圆满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十号

历次飞船发射测控任务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14

2003 年 10 月 15 日

杨利伟一飞冲天

就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李乃忠在紧张地跟踪着返回舱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15

在这次任务中

李乃忠设计的方案得到检验

保证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后来

这个方案被运用到所有 USB 设备系统

也正是这次任务的出色表现

让他荣立个人一等功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16

2008 年

神舟七号任务前

中心新上了一套测控设备

本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调试工作

这次只有不到 3 个月

飞向太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 17

李乃忠带领大家日夜调试新设备

但就在距离任务发射还有 10 天时

他突然接到老家来的电话

80 多岁的父亲因摔倒病危

一边是迫在眉睫的发射任务

一边是正盼着与他见最后一面的父亲

最终,李乃忠还是选择了任务

任务成功完成了

父亲却走了

……

对大漠航天人来说

没有什么比完成任务更重要

而李乃忠也用行动践行着

" 任务至上 " 的誓言!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一路走来

载人航天精神早已融进

航天人的血液里

每一次的问天之旅

也都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

星辰大海,征途无边

浩瀚宇宙,尽在眼前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