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2.8°C-16.9°C
澳元 : 人民币=4.82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蜀汉的国力不如吴国,为何在刘备伐吴初期,蜀军连战连捷?

2021-10-23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刘备东征之初,气势旺盛。孙权求和不得,“满朝惊骇”。这个情况也曾让小编心存疑虑:东吴搞什么鬼?又不比刘备弱,怎么这么怂?

但仔细回顾当时形势,东吴早期的“节节败退”,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对于此战刘备军的兵力情况,《三国志》的作者也有点蒙逼,《文帝纪》记载,引孙权给曹丕的求援信中提到:“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刘晔传》,引《傅子》“权将陆议(陆逊)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

小编以为,《傅子》的记载相对靠谱。

刘备战败后,还在永安收拢散兵,会合赵云后有二万人;汉中魏延所部,成都中央部队,加一起也应该有数万兵。

汉中部队是不大可能调动参与东征的,魏延被任命为汉中太守时曾说:如果曹操派大将率十万军来攻,我自己帮您吃掉他们。可见,汉中军队至少有3万。假如如《傅子》所说,光陆逊就杀蜀兵八万,加上黄权降魏的部队,蜀汉损失近九万。那蜀汉的兵马实在有些过多了。

因此,刘备军参战部队,应该是刘备军4万余,加上前来助战的沙摩柯部1万,合计5万左右,与东吴军基本持平。

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此战吴军兵力不占优势。同时,蜀军占据上游之势,在战争初期,有一定的优势。

[图片3]

无论国土、人口,东吴均远远强于蜀汉,为何参战兵力不占优势呢?

主要有两点:

1、对魏防御的压力,吴要远远大于蜀。

吴蜀交兵,都不可能不考虑强大魏国的威胁。

尽管吴已经对魏称臣,但孙权不可能对魏不留下相当的防御力量。

[图片4]

在东吴称臣后,魏国朝堂中,以刘晔也代表的一批朝臣,都积极主张趁机对东吴用兵。而东吴与魏国的接壤部分非常长,而且,接壤部分,都是魏国当时相对较强的区域。曹真、曹休等大军,都在对东吴的方向。因此,濡须、江陵、洞口等地,东吴都必须重兵把守。

相比之下,蜀国的防御正面相对狭窄,以魏延扼守汉中,基本可以抵御魏国进攻。同时,由于关中残破,魏在对蜀前线的力量远远比东线薄弱,伐蜀十分困难。正如刘晔所说“蜀远吴近”,魏要攻蜀的难度大。

2、荆州新定,需要严加防备

荆州地区,从刘表时代开始,就有浓厚的反吴情绪。加之江陵等地原属于刘备地盘,因此,刘备积极策反相关人士,扰乱荆州。

刘备在攻取秭归后,曾积极策反荆州,但响应不多。但东吴不能不防备相关方面的动向。

东吴做了大量的政治工作,基本安抚了荆州地区人心。

但是,在刘备的策反下,五溪蛮依然响应。孙权以交州步鹭率军万人,配合荆州地区的潘浚(所率兵力不详)一起镇压。

地理因素导致秭归等地难以有效防御尽管参战总体兵力上双方相当,但在战争早期,蜀军的兵力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开战之初,刘备顺利攻取的区域,正是毗邻的巫、秭归等地。这些区域,处于三峡地区。

三峡地区陆路崎岖、水路惊险,东吴逆流而上进行补给、调动十分困难。因此,东吴有利的选择,东吴在准备对蜀防御时,把这些区域作为迟滞作战的区域。他们把巫、秭归从宜都划了出来,设为固陵。

战争之初,刘备军进展顺利,在巫击败李异,在秭归击败陆逊,连续进取。随后,陆逊且战且退,七个月的时间,陆逊退却五六百里。可是,刘备连续取胜的结果,却使他“接手”了三峡地区的不利地形,兵力难以展开。

因此,蜀汉东征初期的优势,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客观上,吴国对魏防御的压力大于蜀,难以集中兵力对蜀作战,同时,秭归等地不利于东吴进行大兵团防御作战,刘备得以迅速进击;

主观上,东吴以迟滞作战步步后退的战略选择,也造成了“节节败退”的局面。

可惜的是,刘备没有利用好早期的优势,很快陷入僵局。

纵观历史,无论是刘秀灭公孙述、晋灭吴、恒温定蜀,三峡地区都是必须速战速决,尽快通过的。可刘备却在三峡地区耽误时机。

在攻破秭归后,迁延时间达五个月之久,等待荆州响应;在进军后,又被陆逊、孙桓堵塞出口,一筹莫展,兵疲气沮,已失先机。

毛主席在评价夷陵之战时,曾认为刘备应“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无论如何,尽管前期势头好,刘备始终无计走出三峡,兵疲气沮,遭遇绝杀。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