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0.9°C-15.5°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杜月笙晚年生活艰苦,为何临终前还要烧掉欠条?一个动作救了全家

2021-09-07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杜月笙临死之前,把所有欠自己钱的欠条通通给烧了,没错是给烧了。

杜月笙烧的是欠条吗?当然不是,他烧的是人情世故。如果非得用三里三气的话来说,那就是:

这一把火烧掉人情,烧走了事故,烧没了,子孙后代最起码能够活着,问题不大。

那杜月笙为什么要求烧掉欠条?同时在什么情况下烧掉欠条的?烧掉欠条之后又有无后人主动归还所欠钱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杜月笙晚年生活艰苦,为何临终前还要烧掉欠条?一个动作救了全家 - 1

杜月笙的传奇人生

杜月笙出生于江苏地区,也就是现阶段的上海浦东新区,14岁的时候在水果行当学徒,后来因缘巧合进入了黄金荣公馆,再之后成立了三鑫公司。后来又创办了中汇银行,正式涉足上海的金融业,上海金融业究竟有多吃香?

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一下,毫不夸张地说:上海的金融足以让任何一个有来头的人吃到饱饱的,而杜月笙也正是在此期间,彻底发家致富,

在1951年8月16日的时候,杜月笙在中国香港逝世,享年63岁。

杜月笙晚年生活艰苦,为何临终前还要烧掉欠条?一个动作救了全家 - 2

在杜月笙死前,终于见到了自己最得意的门生

陆京士

。可以说,杜月笙把自己以及自己未来的一些心愿彻彻底底的托付给了自己的这位门生,至于这位门生做得好与不好,杜月笙不知道,但他唯一知道的是这位门生值得自己信任。

与此同时,杜月笙又口述了三份遗嘱,在口述三份遗嘱之前,我们来看一下杜月笙是如何处理这些钱的。

杜月笙火烧欠条

在杜月笙神志恢复的时候,让自己的女儿

从香港汇丰银行的保险柜当中取出一个包裹

,包裹不沉,那是因为里面都是纸,纸上写的什么?全都是欠条,所以不太夸张地讲这个包裹,如果换成真金白银的话,那还是分量挺重的。

而杜月笙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的人吃大为一惊,那就是把这些欠条烧掉,而且当着家人的面一张张地撕毁烧掉,并且杜月笙告诫自己的家人,千万不要拿着这些欠条去讨债。

杜月笙晚年生活艰苦,为何临终前还要烧掉欠条?一个动作救了全家 - 3

要说不理解,杜月笙的子女肯定是不能理解,这些欠条,随随便便拿出一张来都够自家人潇洒生活好长一段时间了,最起码能从现有的生活状况当中得到极大改观,因为这些欠条里面最少的可能欠了几百美金,而最多的那就是上百根金条。

一根金条就足以让普通人潇潇洒洒活一辈子了,而杜月笙却不要求自己的子女这样做,当时杜月笙的妻儿子女全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些欠条烧掉?

杜月笙在临终之前告诉自家孩子是这个样子的:

我杜月笙的儿子不能成为讨债之人,感恩我们杜家的没有这个欠条,照样会感恩我们。而不感恩我们杜家的,这个欠条会给你们带来灾祸。

你可以是杜月笙,但你的子女已经不能成为杜月笙了。

杜月笙晚年生活艰苦,为何临终前还要烧掉欠条?一个动作救了全家 - 4

无论是时势造英雄也好还是英雄造时势也好,机会当然是给有准备的人,但你只是做好了准备,远远不够。杜月笙生活的那个年代时逢乱世,再加上碰到了很好的机遇才有了杜月笙这个人,但是杜月笙是杜月笙,杜月笙的子女仅仅是普通人而已。

于是我们把这句话再简洁明了地说一下:杜月笙活着,杜家就有实力,不要说欠条了,就是别人没欠自己钱,跑过去找别人要钱,别人也得老老实实的给。可杜月笙一旦走了,树倒猢狲散,

什么是江湖?这就是江湖,什么是规矩,江湖哪来的规矩?

杜月笙晚年生活艰苦,为何临终前还要烧掉欠条?一个动作救了全家 - 5

这些欠条留着,那些想还钱的也就还钱了,可那些不想还钱的呢?更重要的是那些已经动了不轨之心的人了,他们是否会利用这些欠条来借机敛财,而最终又把脏水泼到杜月笙的子女身上?

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杜月笙的子女哪来的实力自保?没有任何实力的自保,却拥有着很大一笔未来可能带来极大收入的财富,反而是个祸害。

但借钱容易还钱难,事实上我们也无法查询,当然也可能是我所认知的资料有限,并不清楚有哪些人把钱还给了杜月笙的子女,

但无论如何,杜月笙一把火烧掉了,事故也就没有了,最起码给自己的子女保了个安全。

杜月笙晚年生活艰苦,为何临终前还要烧掉欠条?一个动作救了全家 - 6

更重要的是年迈的杜月笙早就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成年,既然成年了,凭借自己的双手照样能吃能喝,大可不必去委曲求全,也没有必要让别人来接济自己,自己能够养活好自己,那才是最大的本事和能耐。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杜月笙口述的三份遗嘱当中有其中一份就是勉励子女的,换句话来说,杜月笙并不是不关心子女,恰恰是关心父爱如山,才会做出如此之抉择。

但是此时的杜月笙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潇洒,自己手头里能够拿得出来的钱也就只有一点点,而杜月笙在香港还有三位夫人和4个儿子,三个女儿,这些钱怎么分是个大问题。

杜月笙晚年生活艰苦,为何临终前还要烧掉欠条?一个动作救了全家 - 7

至于最终的分配方法,我们就不多讲了,因为讲得太多就很容易跑题,但是不得不发现这一把火之后,对于杜月笙个人而言还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唯一的害处就是可能拿到手的钱少了很多,但这一部分钱当中有那么一大部分可能会充满杀机。

而之后从杜月笙的抉择来看,自己的子女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也有那么一两个混得不错,最起码顺风顺水,当然这其中是否包含了之前一把火烧掉欠条带来的人情,就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一招都属于妙招。

杜月笙晚年生活艰苦,为何临终前还要烧掉欠条?一个动作救了全家 - 8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么多钱,真金白银摆在面前,不要说一个在江湖上有过声望的人,哪怕是个普通人,想要合理地拒绝都很困难,烧掉这笔欠条所需要下的决心也是蛮大的。

关于杜月笙的功过是非,需要由后人来说,我个人也没有办法去说出完整的或者全面的评判,毕竟杜月笙本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复杂到极致的人。

但是单纯的从火烧欠条这个角度出发,就事论事,只针对这一件事而言,这实属妙招。

既不是断臂求生,也不是弃车保帅,但总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之处。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