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5.2°C-18.4°C
澳元 : 人民币=4.7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2019-01-08 来源: 橙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1

作者 | 橙子

来源 | 说说咱家娃(ID: mykidsstory)

01

接到电话的时候,是美国西部凌晨3点多。

母亲心脏病发,正在抢救,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

就在几个小时前,母亲还在和我视频通话,告诉我身体有点不舒服,所以住院看看,现在打上吊瓶好多了,让我别担心,还和妹妹玩了好一阵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想到,这一幕竟有可能是诀别。

耳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我不断告诉自己现在要坚强不能崩溃,却依然泪流不止到没办法看清楚手机上的字……

最后还是老公帮我订好了最近一班的单程机票,坐等到天亮,强撑着微笑和孩子们告别。

记得临走时毛头还在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妈妈尽快吧!

说完这句我赶紧转身关上了门,怕孩子看到我突然汹涌而出的泪水。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2

02

然后我昏昏沉沉的踏上旅程:从圣地亚哥飞到西雅图,从西雅图飞到北京,从北京飞到长春,从长春再坐汽车一个小时,二十多个小时之后,我才回到了家乡那个三线小城。

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一点,走到母亲病房门口的时候,被长辈拦住,叮嘱我:

你妈妈虽然现在已经被抢救过来,但是还很虚弱,千万不要让她激动,一定别在她面前哭!知道了吗?

可尽管做好了各种心理建设,甚至想好了逗母亲开心的玩笑话,可见到那个场面我还是崩溃了。

我那个一辈子不服输、离婚和下岗也打不倒的母亲;

我那个气场强大咄咄逼人、没有人说得赢的母亲;

我那个注重形象,每时每刻都要让自己光彩照人的母亲……

现在头发凌乱,形容枯槁的瘫在病床上,身上插满各种监控和输液的管子,虚弱不堪,好像每一次呼吸好像都要耗尽她所有的力气。

她虽然睁着眼睛,却神色迷茫,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每隔一分钟,就要用缓慢而沙哑的声音问一遍,我在哪儿?你们是谁?然后又把答案很快忘记。

我呆立当场,喉咙仿佛被堵住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不知道无声的流了多长时间的泪,才终于能够平静一点,用尽全力把那个字叫出来:妈!

听到我的声音,母亲突然转过头死死的盯着我,就在那一瞬间,她的眼神从空洞迷茫的状态,突然放出光彩,然后缓缓的流下泪来:

“你怎么回来了!这么远,多费钱啊!孩子怎么办?”

旁边的长辈都惊呆了,母亲自打从昏迷中醒来已经十多个小时了,一直神志不清,也不太认人,这是她头一次说这么长的一句,这么有逻辑条理的话。

更神奇的是,在这之后,母亲就不再听一句忘一句,突然就能正常对话了,之前更像是魂游太虚,仿佛从我喊她的那一刻才真正的清醒过来。

亲戚朋友全都啧啧称奇:真的是谁都不好使啊!还得亲闺女来,一看见病就好了一半。

03

这一夜我住在了监护室,恰好旁边有空床,我可以躺一躺。

虽然经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已经困倦至极,却是睁眼到天亮,因为一闭上眼睛就发慌,非要看到母亲的胸口还在有规律的起伏,才能放心。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3

第二天和医生详谈才知道,母亲这次经历的是心脏病里最凶险的室颤,心脏和呼吸一度停止。

这种情况只需要持续5分钟就会脑死亡,幸运的是她当时正好在心内科的病房里打点滴,又第一时间被身边陪护的朋友发现,然后第一时间走廊里遇到了她的主治医生,第一时间得到了及时的电击抢救(对,就是电视里演的那样)。

但即便是抢救足够及时,室颤的情况也只有十分之一的几率能够成功除颤让心脏重新跳动。

所以这次母亲能够抢救回来,实在是死里逃生,中了大奖一样的幸运。

因为大脑缺血了将近两分钟,所以母亲一度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包括狂躁自残的行为,需要打镇定药,不过现在已经可以自行平静,但是依然存在记忆缺失,神志不清等问题,需要慢慢恢复。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4

04

引起母亲心脏停跳的元凶是她的老毛病——心力衰竭,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病,说白了就是心脏无法正常工作,一旦人稍微累到了,耗氧太多,就无法照顾到肾脏的供氧。

肾脏工作不力,就会导致身体里大量的废料和积水没办法排出,从而使不堪负荷的心脏承受更大的负担,肾脏更加缺氧,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最后让心脏终于被拖垮罢工。

医生说正常人身体里含水量的数值是500左右,而母亲入院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万二,用了些利尿药也才勉强刚刚降到一万以下,心脏负担依然很重,浑身上下没有力气,喘气都费劲,必须严格卧床。

其实治疗方案很简单,就是要打破恶性循环,用药利尿,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排出来,减轻心脏负担,身体就可以恢复机能。

但还有一个问题是大量排尿也会排出大量钾离子,血液缺乏钾离子又会导致心肌无力,说不定会再犯病,所以补钾也是当务之急。

但是补钾也不能补得过急,补多了也不好,所以只能慢慢来。

只是我没预料到的是,这个慢慢来的过程,居然有这么多的痛苦和挣扎。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5

05

电视里演到亲人病倒的情节,主角只需要在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窗后面伴着BGM使劲哭就可以了。

可是现实却和电视剧的场景相去甚远,家乡这座三线小城的医院,虽然号称三甲,重症监护区的管理却非常松散佛系,护士只管打针给药,除此之外所有照顾病人的事儿都是家属负责。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对于国内老人来说,子女在身边是那么的重要,要不然一旦生病住院,没有人弄饭弄水端屎端尿,没有人嘘寒问暖随叫随到,老人一个人孤零零在病房里没人理,那种凄惨简直无法想象。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6

06

作为一名合格的病人家属兼自助陪护,首先我要面临的一大难关是母亲糟糕的精神状态。

不知道是因为她因为一度脑缺血造成的精神症状,还是因为她的身体遭受了太多痛苦,曾经那么坚强勇敢的她,现在像个小孩子一样的脆弱和任性,时时刻刻都在抱怨:

嫌打针太痛,嫌挂氧气难受,嫌饭菜难吃,嫌嘴巴太干(药物副作用),嫌自己太憔悴,嫌插尿管没尊严,嫌自己没用,太花钱,活着太难受,救我干嘛,我怎么不死了!

我只好耐心的安慰她,和她解释:

这一切的难过都是暂时的,要好好吃饭,要配合治疗,你会好起来的,你闺女不差钱,你使劲儿花没关系。

听了我的话她会开心一些,然而却又记性不太好,我安慰她的内容过了一阵又忘记了,我只好一遍一遍的重新开导她。

可能因为依然有些神志不清,母亲有的时候甚至非常不讲理,前一刻说:我一点都不饿,不要让我吃东西。过一会儿又说,你为什么一直不给我东西吃,我都要饿死了!

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坚强和隐忍,而是毫无顾忌的把负面情绪都发泄出来,其实是一件好事,但是每天要承受这些负面情绪,对照顾她的人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莫大的考验。我的舅舅和小姨都纷纷被她弄崩溃了,只有我在的时候,她能听话一点,平静一点。

其次我要承受的是来自自身的挑战,其实病房里照顾病人的事情并不算什么重体力活,无非就是监视用药情况,随时和医生护士沟通,照顾三餐,做好清洁,夜里随时答应递个水什么的,每一项都不太难。

但是照顾病人这个工作就和照顾孩子一样,累的是心,要时时刻刻的集中精神注意力,随叫随到,照顾好每个小细节。善于发现病人每一处不舒服的根源,并且想办法解决掉。

心力衰竭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无法平躺,一旦平躺就会喘不上来气儿,所以母亲几乎24小时要斜靠,这一天就要无数遍的给她调整斜靠的角度和枕头的位置,让她靠得不那么累。

因为身体供血供氧不足,母亲还出现了各种神经症状,浑身上下每一处都难受,并不是疼痛,却比疼痛还难熬,让母亲狂躁不安,需要不停有人给她按摩和揉搓不舒服的部位,才能稍有缓解。

最难熬的是夜晚,母亲总是因为各种不舒服睡不着,一会儿渴了,一会儿咳嗽,一会儿姿势不对要调整,熬到凌晨缺乏睡眠就又开始浑身难受需要按摩……最极端的时候一宿只睡了一个多小时。

这种时时刻刻都被需要,有点透不过气的体验,让我感觉好像又在照顾一个一切都无法自理的小婴儿,可照顾病人和照顾婴儿不同的是,宝宝会卖萌,冲你笑一笑,压力就消失了很多,是有享受的。

可是病痛的母亲却在承受肉体的折磨,无论她是发泄出来还是隐忍着,都会让我无时不刻感到难过和压抑,却还要振作精神,安慰她鼓励她,让她感觉好一些。

这种沉重的心理压力,让我虽然也没做什么重活,但是疲惫感却铺天盖地。

每次有机会回到宾馆休息的时候,我会感觉好像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房卡都举不起来了。

榨汁机先生和我打电话的时候问:你既然这么累怎么不找个护工帮忙呢?我只有苦笑,我当亲闺女都有点吃不消,没亲没故的护工怎么能照顾好一个这样挑剔的老人?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7

07

所幸的是,可能因为有我在身边的原因,母亲的恢复也算非常顺利,虽然病情也经历了各种波动和痛苦,但是总体趋势是能明显的看到她的状态越来越好。

看到母亲从瘫在床上无法动弹,呼吸都困难,到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吃得进去饭,平躺睡得着觉;能像从前一样,和我开开心心的聊天,零零碎碎的不停的唠叨我,我真的感到很幸福很幸福!

可惜这种幸福注定不会持续太久,屈指一算,我离开孩子已经八天了,这是我离开他们时间最长的一次,虽然有婆婆在帮忙,榨汁机先生也已经在崩溃边缘,更何况接下来我还有一堆的事情:公众号停摆太久,毛头要牙科手术,婆婆签证期到了要回国,家里还有一些财务方面的事需要我签字,我必须要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

只能是给母亲雇好全天的护工,再拜托亲友多来看她。

好在母亲现在已经恢复精神和气场,估计护工是欺负不了她的。

我固然想带她去加拿大,享受最好的医疗待遇,也能陪在她身边照应,却无奈造化弄人,她的身体垮得太快,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她的移民申请批下来的那一天。

心衰是绝症,现阶段无法彻底治愈,只能靠药物维持,母亲的心衰近几年越来越严重,接下来的时间里,即便她恢复行动能力,也要节制所有耗费体力的活动,不能去踏青,不能旅游,不能上楼梯,甚至不能聊天太久。

她这么脆弱,而我却无法一直陪在她身边……

不止一次的想,如果我有兄弟姐妹,哪怕只有一个,哪怕需要我当扶弟魔,也是好的啊!

现在我已经不敢想明天,不敢想未来,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中最无力最悲哀的一件事。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8

08

临走的那天,我故作轻松的和母亲开玩笑:

早知道是不是不应该让我读那么多书,嫁得那么远?

母亲想了想,认真的说:这件事我可从来都不后悔!

你的那张结婚照片,放在床头边。

同样位置同样画面,伴我多少年。

那张羞羞答答,漾满幸褔的容颜,

已是深深浅浅,岁月刻花的脸。

我的未来一天一点,逐渐在展现,

你的明天一夜一寸,无形的缩减。

是你默默付出,让我拥有一切,

是你让出青春,换我一个永远。

我可以放弃全世界,只求能够多爱你一天,

就算物换星移,我的爱永不变。

我可以背起所有累,只求看你快乐每一天,

在飘雨的冬夜,在六月艳阳天,

我唯一的心愿!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作者:橙子,教育硕士,旅美全职带俩娃,对宝宝哭闹永远有办法的妈妈。本文转自说说咱家娃(ID: mykidsstory)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9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10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11

没住过重症监护病房,不会懂得独生子女的绝望 - 12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