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8.9°C-14.8°C
澳元 : 人民币=4.8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游客去日本富士山必打卡的网红景点,被盖了一张价值“130万”的布,结果...(组图)

19天前 来源: 东京新青年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5月21日,位于日本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的一处网红打卡点“富士山罗森”附近正式搭设“黑幕”,和国内各文旅局抢着接住“泼天的富贵”不同,日本政府偏偏反其道而行,硬生生的选择通过自毁景点的方式,来阻挡蜂拥而来的各国游客。

中国游客去日本富士山必打卡的网红景点,被盖了一张价值“130万”的布,结果...(组图) - 1

作为风景优美的日式小镇,日本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人口总计仅2.5万人,小镇的河口湖和富士山交相辉映的美景,一度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中国游客去日本富士山必打卡的网红景点,被盖了一张价值“130万”的布,结果...(组图) - 2

作为日本著名景点,可谓是“打卡机位千千万,一旦爆火没眼看。

中国游客去日本富士山必打卡的网红景点,被盖了一张价值“130万”的布,结果...(组图) - 3

自2023年开始,镇中心的一家罗森便利店意外在网上爆火,一度被列入富士山必打卡的地点之一,很多人按照攻略前来,就为了拍摄便利店和富士山的同框照片。

中国游客去日本富士山必打卡的网红景点,被盖了一张价值“130万”的布,结果...(组图) - 4

而伴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大量的垃圾被随意扔在街道上,路边非法停车的情况屡禁不止,横穿马路、影响交通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一系列乱象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

其中,最让当地居民深感不便的是,由于这家罗森便利店紧邻镇中心的一个主要街道,而拍照的游客经常成群结队地站在路中间,经常导致整个道路的交通堵塞。

为此,该镇市政当局也曾做出过一些努力,比如,征召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和清洁卫生、加派警察人力,甚至张贴出日文和英文警告标语,但都收效甚微。

当地居民大概率也真的是“苦游客久矣”,才逼得当地政府不得已出此下策。

为了抵挡游客热潮,4月底,富士河口湖町政府工作人员就表示,当地将花费130万日元,在罗森便利店对面人行道拉起一块高2.5米、长20米的黑色幕布。

中国游客去日本富士山必打卡的网红景点,被盖了一张价值“130万”的布,结果...(组图) - 5

这样会导致游客无法同时在相框里拍到便利店和富士山,换言之就是,通过毁掉打卡机位的“极端方式”来保护当地居民的平安生活。

黑色幕布是沿着人行步道设置的,本意是“遮挡”住富士山,以此阻拦热情过度的游客。但没想到,当地町政府铺设“黑幕”墙后,新的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闻风而来的游客,为了拍到想要的照片,有的人骑在人身上,以高过“黑布”开始拍照。

不仅如此,黑布上当天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洞”。

这些洞大约一厘米,已经有十几处,大概率是人为导致的……

有人看到,“有游客已经开始把手机贴着窟窿去拍照”…

更有甚者,干脆把“黑布墙”当成景点,开始了新一轮的打卡热潮…

而其实设置黑布的方式怎么看怎么治标不治本,要知道,在距离黑布被架设的地方1公里外的其他罗森也能看到“罗森和富士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背后,简直就是“捉迷藏”。

不仅如此,除了罗森,还有其他的便利店,只要有推手,到处都是网红打卡点,一块黑布的作用也只能是掩耳盗铃。

那除了现在的设置黑布还有其他的方式,既能保障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又能保证旅游景点的合理利用呢?

关于这个话题,朝日电视台外报部的中丸彻说:“我觉得太可惜了吧,难得有海外的人特意前来拍照。这是对这个地方感兴趣,所以如果能把它变成对交通不会造成影响的景点,并收取摄影费,岂不是很好”。

有人甚至建议罗森便利店就干脆在二楼设置个富士山最佳观景台,进而吸引人流减小交通压力。

对此,日本网友也是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我是本地人,情况真的很糟糕。我想这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这次的黑布设置对镇政府来说也是无奈之举。没有办法,或者应该有别的方法,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总之,只有看到效果,我们才能制定更多的措施。

最有效的方法是,罗森是一座平房,在屋顶上竖立与建筑宽度相同大小的标牌即可。既然可以招募赞助商,而且很出众的话,那就算做自治体的宣传也没关系,反正富士山要是隐蔽了,就只有便利店的使用者会来。

黑幕很有压迫感,也存在着其他问题,黑布上充满洞穴是早晚的事。尽管如此,还是希望大家能多一些道德,但向那些游客索要道德是不可能的。聚集在这里的人们拍完照就会走,所以不会在当地花一分钱,对当地不做生意的居民来说只是一种滋扰。不知道罗森这样的状态还要持续多久。

如果这个罗森的管制很严格,那么他们就只能在别的地方集合了。我家附近有一座陆桥,那里挤满了以富士山为目的的游客。网上传开了之后,也来了很多日本人。半年前这里还很僻静,现在却有很多拍照的在车道上跑来跑去,十分危险。以游客为目的吸引不良外国人,对旅游业以外的当地人来说,只会造成困扰。而且陆桥周围几乎没有其他商店(加油站、日产经销商和便利店有什么用)。如果没有惠及本地民众,就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希望还是适可而止吧。

现场正在考虑各种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次如果得到罗森的支持,在屋顶上竖起“拍照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大型启蒙标语,怎么样?

据悉,当地行政部门将考虑今后采取的对策:“在黑幕上加上二维码,引导到镇上的观光景点”“更换幕布颜色”等方式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对于存在文化差异的各国游客来说,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是“撤下”黑布和“升起”黑布这么简单,根本矛盾还是如何处理好居民合理权益与游客需求的矛盾,而这怎么看都是个棘手的难题。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band-new冯先生
band-new冯先生 19天前 回复
为啥要在那拍?明明一堆比那好的多的地方让你随便拍。
zizaozi
zizaozi 19天前 回复
美景得有爱大自然美之心在此,不然全是吃货,美景之屋也变垃圾之屋
0phelia
0phelia 19天前 回复
一刀切是国际通用手段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