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6.0°C-12.6°C
澳元 : 人民币=4.7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江浙沪一套房打了水漂:自由独立的西式教育, 为何养出了“海归啃老族”?(组图)

21天前 来源: 蓝橡树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西方教育倡导独立、自由,要发展自我意识,不要靠着父母。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海归,他们的独立性远远不足。工作要靠父母找,业绩要靠父母拉,甚至啃老不工作的也并不少见?

中国孩子接受国际教育,是否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中产家庭投入江浙沪一套房的费用,如何避免养出「海归废物」?

江浙沪一套房打了水漂:自由独立的西式教育, 为何养出了“海归啃老族”?(组图) - 1

最近跟几位孩子一路接受国际教育的家长聊天,有了一个惊讶的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特别后悔。

后悔在孩子学习上投入了太多精力、金钱,却没有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

等孩子进了海外名校蓦然发现:远没到自己退场的时候。

这群“天之骄子”要么不想就业,要么不具备自己找工作、养活自己的能力,都得靠爸妈帮着找、帮着做。

这些孩子在整个成长路上,常常是——

公办学校读得太累,就换国际吧;

国内卷得太累,就提前出国吧;

书读不进去,那就请家教、培训机构、留学机构,全程护航吧;

外国大学太难,那就找辅导和代写吧;独自生活太累,那就请钟点工和长期外卖吧;

外国找工作太磨人,那就回国等爸妈安排吧;

自己继承家族公司太耗精力,那就请职业经理人管吧;

上班实在太烦,那就在家全职儿女吧……

江浙沪一套房打了水漂:自由独立的西式教育, 为何养出了“海归啃老族”?(组图) - 2

家长们吐槽的焦点不仅是孩子“不争气”,更在于反思这些孩子一路接受国际教育,深受国际教育理念的熏陶要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吗?

常年受外籍老师教育,并在国外生活多年后,怎么没有学到西方孩子独立自主的品质?反而回到家族的羽翼之下,回归到中式教育的“大家长制”里去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国际教育不就没有改变孩子,只是多了一张国外文凭吗?

中西方教育是农耕文明

与海洋文明的碰撞

首先大家达成的共识是:学校教育只是一小部分,家庭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积淀下来的深厚底蕴是很难通过几年的“洋墨水”就彻底改变的。

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长辈教晚辈种地,所以我们尊重权威;老祖宗留下的经验法宝,让后人能吃饱穿暖,所以我们重视传统;年幼的孩子长大后要照顾养育过他们的长辈,所以我们强调反哺;老带小,小顾老,大家庭聚集起来才最有可能让这个家族生存下来。

所以我们产生了“大家长制”,父母爱护甚至可以干涉孩子,子女既想突破管制,但更可能依赖家族带来的荫庇和怀抱。

江浙沪一套房打了水漂:自由独立的西式教育, 为何养出了“海归啃老族”?(组图) - 3

而以美英为首的西方社会,则同样因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发展成了海洋文明。

年纪和辈分没那么重要,因为敢想敢拼、愿意四处冒险的年轻人,可能更能带来财富;哪里有鱼、哪里有商贸,就去哪里,家人聚在一起不如分开活动来得能易存活;比起家族亲缘,契约精神更容易让陌生人信任,并与之合作……

所以自然就崇尚个人主义,爸妈不需要给孩子买房,孩子也不需要给父母养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江浙沪一套房打了水漂:自由独立的西式教育, 为何养出了“海归啃老族”?(组图) - 4

因此,我们农耕文明的人“心向内”,是集体主义,而海洋文明的人“心向外”,是个人主义。

我们华人家长就算把孩子放在国际学校、国外大学了,仍然处处要为他们把路铺好,甚至结婚生子后,还要继续为孩子的家庭把路铺好。在这样的文化里长大的孩子,就喝了几年“洋墨水”,怎么可能会摇身一变,变成一个海洋文明里孕育出来的、独立性更强的人呢?

反而孩子更可能会一边享受“大家长制”里所带来的保护和好处,一边跟爸妈反驳“外国老师说,你们管得太多了。”

解决方案就是:我们只能靠克制中式家庭教育里的“大家长制”的教育习惯,并且采用启发、引导,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做的方式,来配合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增加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又采访了两位选择国际教育的家长,看看他们用了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愿意自力更生呢?

江浙沪一套房打了水漂:自由独立的西式教育, 为何养出了“海归啃老族”?(组图) - 5

哭穷,是一把双刃剑,

逼孩子成长,也让孩子拘谨

我们班有一位家长,是白手起家的“创一代”,但他非常“抠门”。他“欺骗”孩子家里境遇一般,只能负担孩子国际高中和外国大学的学费,其他都要靠孩子自己了。

有一次孩子因为打游戏没复习托福考砸了,他硬是不给钱让孩子重考,说给孩子一个教训,但同意让孩子做家务赚钱。他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家里也并没有多余的钱帮他托底。

在要不要找外面的留学机构的问题上,他也坚持让孩子自己做申请。我和孩子的妈妈也劝过他,外面的机构很专业,可以帮孩子包装一下,说不定能申上更好的大学。

但他拒绝了。理由是,要是孩子得靠包装,靠别人去到一个自己够不到的学校,那么他会产生错觉,以为这就是自己的能力,或者会因为尝到了甜头,而过度依赖外部力量,养成习惯,就想花点钱找外面的帮手解决问题。

他本人的原话是:“从短期看,我花点钱让我孩子去一个更好的大学,非常值,但是从长期看,我希望他知道,他得靠自己。以后他得自己找实习,找工作,赚钱立足,而不是总觉得自己有退路。毕竟我帮不了他所有的事。”

后来这个同学去到了美国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学习、工作都很努力,在就业形势比较糟糕的时期,都在毕业前就拿到了硅谷大厂的录取。

但他妈妈后来告诉我,他在大学里也放弃过一段恋情,因为他很忙,没时间维系,而且他也希望能找一个对他移民有帮助的女生。他妈妈就在反思:是不是把孩子培养得太现实了?

江浙沪一套房打了水漂:自由独立的西式教育, 为何养出了“海归啃老族”?(组图) - 6

哭穷,确实达到了提升他自立自强的品格和赚钱理财的能力,但是好像又让孩子错失了很多其他的品质,以及他本可以享受到的更惬意美好的人生。

父母高质量陪伴

才能教得好孩子

在这个问题上,另一位学生的母亲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她觉得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有这个能力托他们一把,为什么要让孩子走那么多弯路,从底层开始奋斗?

所以她并不赞成穷养,而是采用教会孩子如何赚钱、如何花钱的方式,让孩子对追求事业感兴趣。

江浙沪一套房打了水漂:自由独立的西式教育, 为何养出了“海归啃老族”?(组图) - 7

我曾经邀请这位母亲来学校的职业日,给同学们做分享时,她说:她一直带孩子创业。孩子小时候,让孩子跟着店里的销售员,一起卖东西,并和孩子讨论,什么方式更容易卖出去,以此来教会孩子识人;

孩子长大一点,她就把孩子放在公司里,一起开会,一起设计产品,认真倾听孩子的点子和看法;教孩子看财务报表,看看在她们共同的努力下,公司赚了多少钱,哪里可以更省钱。

最重要的是,她每月会给孩子一笔“工资”,并且允许她自由支配。她以为孩子会很快花完,或者买奢侈品炫耀。没想到,孩子买了黄金和理财产品,并且用涨的钱消费。孩子说,她一直跟着妈妈创业,深知投资的价值,以及用“钱生钱才能实现财富自由”的道理。

所以女儿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孩子爱不爱工作,不是临近大学毕业了才开始培养的,他们这些娃都不差钱,我拿钱来诱惑她,根本没用。”

江浙沪一套房打了水漂:自由独立的西式教育, 为何养出了“海归啃老族”?(组图) - 8

学习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当孩子对成年人的世界非常感兴趣的时候,不如直接带孩子进入父母的世界,让她亲眼见识一下爸爸妈妈独当一面的风采,她一下子就会向往那种成功人士的光环,然后潜移默化就觉得这样的生活是理所应当的。

结语

中国人骨子里的农耕文明的意识形态,与国际教育诞生之初就带有的海洋文明的意识形态,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很容易就能学到国际教育里的“形”,拿到一张外国大学的文凭,却很难学到“神”,或许也没必要非得学到“神”。

国际教育里强调的独立自主,还是非常重要的。不管选择中式还是国际教育,都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先让他们爱上社会,爱上工作,心疼父母,珍惜钱财的来之不易,这样的孩子总不会差太远。

关键词: 海归啃老江浙沪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sophieXWSY
sophieXWSY 21天前 回复
无论是中式教育还是国际教育,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铛铛CL
刘铛铛CL 21天前 回复
中式教育注重集体主义,而西式教育强调个人主义。
Hamlin-Lei
Hamlin-Lei 21天前 回复
主要是父母有得依赖
TeAmo培培
TeAmo培培 21天前 回复
也是因人而异吧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