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7日 7.2°C-13.7°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2021-08-20 来源: 成长树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中国政府近日印发的“双减”政策,里面有一条规定是这样的: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接着,教育部紧随其后,又发通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

通知里规定: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是学科类。非学科类的有: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两个政策一前一后,释放了这样一个趋势:以后周末、节假日,学科类的辅导班,一定会大幅减少,甚至消失。

很多父母说,这是在逼大家一起躺平。

不过教育从来就不是件省心省力的事儿。

从古代的“昔孟母,择邻处”,到现在的“武亦姝爸爸下午4点半关手机”,外界环境再怎么变,家庭教育始终都在考验父母的智慧和格局。

“双减”政策限制了学科类培训,但选择躺平的父母,终究还是少数。

我记得前几天在朋友那里看过一个视频——《中产娃的夏天》,里面跟拍了3个中产孩子的暑假。

这3个孩子,暑假并没有多少学科培训,但他们依然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我想他们暑假的状态,应该也是很多孩子“双减”之后的状态。

优秀的孩子,靠得是父母的托举。而在孩子身上投入大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就是很多中产父母共同选择的托举方式。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

01

《中产娃的夏天》,跟拍了 Tim、Oliver、Lucas 三个孩子。这 3 个孩子,分别就读于北京优质的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暑假对于 3 个孩子来说,是生活的调剂,更像是另一个赛道的比拼。

 Tim ,9 岁,四年级: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3

暑假里寻常的一天傍晚,妈妈给 Tim 交代了第二天围棋比赛的安排:明天 6 点半起床,6 点 50 出发,8 点到考场。Tim 有点不开心了,他说:给我累瘫了,明天还要考试!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4

原来,Tim 今天已经忙了一天——他上午去了石景山的一家知名书院,完成了暑假的打卡作业之一,下午又赶去上了围棋课。临到傍晚,还要计划明天的行程。尽管有点不开心,在妈妈的安抚下,Tim 还是按计划,继续暑假的生活。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5

第二天一早,Tim、妈妈和妹妹早早起床,赶赴怀柔区的考场,一家人在车后座又补了个回笼觉。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6

参赛的有 300 多个孩子,Tim 一家到达考场后,很多孩子已经在忙着排队、填表、领证了,等待 Tim 的,又是充实的一天……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7

除了围棋,Tim 还学着足球、橄榄球、英语等等。他的暑假,虽然脱离了学校的学科学习,却从另一个赛道,开始起航。

 Oliver,8 岁,三年级: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8

跟 Tim 一样,Oliver 的暑假,也排得满满当当。他学着编程,游泳,足球,德语等。钢琴、美术、故宫摄影课、科学实践也都上过。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9

这个暑假,Oliver 妈妈还特意给他留出 3 周时间,去英国参加夏令营。Oliver 的夏令营生活也非常充实——他的整个上午都要上课,下午有一节预选课,一节自选课,晚上还有社团活动。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0

在预选课上,妈妈帮他选了一周烹饪、一周足球,一周游泳。这些出国体验,把他的 3 周时间,排的满满的。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1

而这,早已不是他第一次出国了。Oliver 还在积极地学习德语,为五年级去留学做准备。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2

Oliver 的周末和节假日,忙着开阔眼界,学习技能,为独立生活做准备。

 Lucas,9 岁,四年级: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3

Lucas 的暑假日程表,每天都密密麻麻的,但里面 90% 的课,都是运动课。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4

Lucas 最爱足球,北京夏天平均 35 度以上的气温,Lucas 却每天不知疲倦地在足球班、棒球班训练。他还学着游泳,钢琴,英语,作文,每天还有 2 次武术课。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5

Lucas 的妈妈说,带孩子去院子里玩,没有不报课的小朋友,孩子在院子里很难找到同龄人,所以只能到各个课外班,去交朋友,以学代玩。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6

3 个孩子的暑假,可以说学科补习少之又少,可砍去了学科补习,父母、孩子的负担都没有减轻。他们依然会不遗余力地,在体魄、眼界、技能技巧上培养孩子。

02

不在“学科”这个统一的赛道上拼,孩子有时间和心力追求兴趣爱好,也确实见了一些效果:3 个孩子的英语口语都很流利,他们都有自己的英语名字,甚至自我介绍时,全程用英语。连 Tim 排练的莎士比亚的剧,用的都是没有为小孩删减的原文,他们自信满满,应对自如。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7

Tim 围棋比赛顺利晋级,但仅得了第 6 名,而前 5 名都拿到了金牌。对这个结果,Tim 非常不满意,失望遗憾的他,伤心地哭了起来。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8

看得出,这些“艺体课”的学习,孩子们都不是玩玩的,他们对自己是有要求的,不但要晋级,还要拿奖,学出个样子来。每项技能的学习,给予孩子的,往往也不只是技能本身,除了自信,还有更多维度的提升。视频中,记者问了孩子们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学了这么多兴趣爱好,你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Tim 说:找到一个你很久能爱上它的。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19

他还拿足球和橄榄球举例,足球和橄榄球都在学,因为更喜欢足球,所以学得更好。他补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0

“广撒网,多敛鱼”的兴趣接触,让刚刚 4 年级的 Tim,已经开始思考终身的兴趣,以及怎样学习才会更高效。问到跟平时上课相比,哪个更累或更紧张?皮肤晒得黑黑的 Lucas 说:(暑假)当然不累了。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1

每周两节的足球课,Lucas 没有缺席过一节,并且每次他都提前到场。

训练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但 Lucas 从不含糊,他满身是汗,却冲劲十足。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2

运动场上的他,活力四射。运动场下,他言谈举止十足自信,这些,都跟广泛的课外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3

Oliver 对自己的规划更明确,他五年级就要去德国留学了,而目前最重要的,是抓紧学德语和编程。

这些喜欢的项目的学习,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清晰地认识了自我,也更早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只不过,孩子身上这些并不能量化的进步,都是用真金白眼堆出来的。

3 个孩子,每年上的兴趣班都多达十几二十个。他们的父母在教育上的投入,每年也都在 8-30 万不等。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4

对于很多中产父母来说,减不减负,其实跟他们关系都不大。减掉了学科的负担,他们也会另辟赛道让孩子发展。至于付出和收获是否平衡,这些父母们,并没有那么在乎。

对于 3 个孩子繁忙的暑假,3 个妈妈也有不同的理念和看法。Tim 的妈妈说:我们没有想要他暑假超车,更希望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孩子和家长的联结,以及亲情的联结,而不是用分数来联结。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5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6

小小的 Tim,也确实不负妈妈的期望,妈妈带妹妹送他出门上课时,他还不忘提醒“妹妹纸尿裤带了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显得体贴懂事。

Oliver 的父母,是凭着自己的眼界和知识增值,跻身中产行列的。他们也希望孩子能有开阔的眼界,丰厚的知识技能,所以为孩子规划了一条留学的路线。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7

Lucas 的妈妈则认为:男孩在小学属于开窍阶段,不会强行要求他的学习,等他想学的时候,自然会学。

3个北京中产家庭曝光真实一天:培训班被打击,父母依然在割肉(组图) - 28

所以 Lucas 的妈妈才给他报了那么多的体育训练班,期待他先强健体魄。

3 个孩子的生活,忙碌归忙碌,但好在妈妈们的期待,都不算太“出格”。

虽然巨大的经济和精力支出好像和孩子的收获并不对等,欣慰的却是——这 3 个孩子的成长,也都在朝着父母努力的方向发展。

03

2017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根据统计数据,给中产下过一个定义: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到50万元,有房有车能旅游。

《2019年新中产白皮书》中,“新中产”被定义为,除了不错的家庭收入和财富条件,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稳定的生活环境(有房、有收入可观的工作)。

但无论怎么算,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教育都是重中之重。给孩子的教育上加大投入,也绝不是中产独有。

还是那句话,养孩子,既不能盲目砸钱,盲目控制,但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孩子“快乐就好”。

古人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无论外部政策环境怎样改变,父母可能永远无法真正停下那颗为孩子操劳谋划的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luke军
luke军 2021-08-24 回复
疯了
h呵呵
h呵呵 2021-08-20 回复
不生孩子即是为自己自己减负也是为自己积德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